小兒咳嗽(1):痰濕咳嗽
文:蔡忻愉醫師
孩子咳嗽是其中一個令家長苦惱的健康問題,尤其是那些並非由外感引起,看起來毫無誘因的咳嗽,使爸爸媽媽們大惑不解,治療上也無從入手。
其實咳嗽的種類很多,首先可區分為外感咳嗽及內傷咳嗽。外感咳嗽,顧名思義,是由感受外邪引起的咳嗽。六氣太過則為淫,當中風、火、暑、濕、燥、寒都能導致外感咳嗽。六淫之中,善行而數變的風邪是最大誘因,為外邪致病的先導。一般治療及時,外邪退去後,鼻塞流涕、咳嗽、頭痛、發冷發熱等症狀都會隨之而消失。至於內傷咳嗽,大多患兒本身已有肺脾腎虛的發病基礎,加上飲食不調、作息不定等因素而誘發。其中痰濕型咳嗽是兒科臨床常見的證型,在此為大家介紹一下。
痰濕型咳嗽的典型表現為咳嗽反覆發作、痰多色白成塊、容易咯出、伴見水腫、噁心欲吐、食欲降低、自覺身體沉重、精神欠佳、體力轉差、大便不成形等症狀。這種咳嗽有寒化、熱化的傳變可能:寒化的話,痰多清稀或呈泡沫狀,遇寒或冷飲後加重;熱化則痰熱蘊肺,表現為痰黃質黏,難以咯出,甚或帶有腥味。痰的特點(顏色、質地、誘發因素等)是分辨患兒寒熱虛實的重要依據,各位家長在帶孩子求診醫師前,不妨多加留意以提供準確的症狀描述。
中醫認為「脾為生痰之源,肺為貯痰之器」,素來脾虛的小朋友較容易患上痰濕咳嗽。脾胃的角色在於將食物消化,經吸收後把飲食中的營養化為氣血,滋養其他臟腑、散佈全身。若脾胃虛弱,水液運化失常,便容易停聚於肺而化為痰飲。故此,治療時醫師除了處方陳皮、半夏、杏仁、白前、前胡等化痰止咳藥物外,還常常加上山藥、茯苓、白術、白扁豆等健脾之品,標本同治。
小兒臟腑幼嫩,家長尤須注意天氣變化,避免外感誘發咳喘,同時保持室內空氣流通,減少接觸冷風、油煙、粉塵等刺激性氣體。脾土為肺金之母,脾胃強健才能好好養肺,日常飲食以有營養而易消化為主,進食規律定時,不偏食,少飲冰涼飲料、油膩、甜食和零食餅乾。
坊間治咳的食療多不勝數,其實中藥各有偏性,而不同用量亦能發揮不同功能,從眾多食療中找到符合孩子病情的配搭實在不易。所以,若孩子在調整了飲食及作息後仍咳嗽未癒,建議盡快求診,無謂胡亂投藥而延誤病情。
Medium: https://medium.com/@himyattong
FB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imyattong/
IG: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himyattong/
Twitter: https://twitter.com/himyattong
Website: https://www.himyattong.com
Photo on Visual Hunt
Kommenta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