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《東網/東方日報》訪問:夏季易招暑濕飲瓜茶防感冒

June 14, 2019

踏入夏季,天氣翳悶炎熱,容易染上暑濕感冒。中醫師表示,暑濕感冒大多發生於夏天和夏秋之間,雖與一般感冒無異,但腸胃不適的情況會更強烈,發燒亦較為反覆,一般需要數日方能痊愈,又提醒患者切忌藥石亂投,因暑濕可分為暑濕夾熱或暑熱夾寒,暑濕夾熱的患者一旦服用了偏溫的「藿香正氣丸」,病情有機會變得更為複雜,建議市民日常可製作瓜茶清暑化濕。

《東網/東方日報》訪問:Dr.東:水腫伴隨元宵殺到 急救可用薏米水加玫瑰

February 18, 2019

註冊中醫師陳曉萼表示,春天是潮濕季節,亦是氣機上升之時,當氣機不暢的人一遇濕氣會加劇身體負荷,令體內更易聚濕,而濕重情況主要反映在四肢及臉部,令整個人看來較浮腫。長期飲食失調、食無定時或嗜甜嗜鹹,容易形成脾虛或肝氣不足的體質。

新城財經台《中醫藥透視》:氣管敏感

February 01, 2019

​陳曉萼醫師於2019年1月26日在新城財經台《中醫藥透視》主講氣管敏感

新城財經台《中醫藥透視》:哮喘

January 25, 2019

陳曉萼醫師於2019年1月26日在新城財經台《中醫藥透視》主講哮喘病

《東網/東方日報》訪問:Dr.東:聖誕狂歡後樣殘聲沙 急救茶療火速復神

December 24, 2018

要紓緩聖誕新年脾胃紊亂或傷肝「後遺症」,事後的急救茶療幫到手。陳首先推介花旗參菊花茶,有清熱、補氣及養陰作用,可對付傷肝後出現的陰虛火旺。若聖誕後消化不良,麥芽山楂茶就有助消食化積、改善胃口。最後,她再次提醒,慶節時大魚大肉及酒類要適可而止,切勿過量。

《香港(01》訪問:一粒荔枝三把火? 中醫師教路:西瓜、綠豆沙可降火消燥熱

June 10, 2018

註冊中醫師陳曉萼表示,荔枝性質溫熱,進食後容易出現燥熱徵狀,包括生暗瘡或痱滋、牙肉腫脹、難眠多夢等情況。因此,體質偏燥熱者應避免過度進食荔枝,每次只應吃5至6粒,否則,嚴重者會出現喉嚨灼熱,甚至便秘。

《香港01》訪問:中醫師:坊間阿膠難辨真假 組合植物中藥有類似功效

April 02, 2018

註冊中醫師陳曉萼指出,阿膠有養陰止血、補虛潤燥功效,男女可用,已運用數千年,多常用於治療婦科、如月經不止者,惟阿膠較難消化,故脾虛、感冒或濕熱病人不宜食用。她又稱,阿膠價錢偏貴,加上屬動物類中藥,不適用於食素的病人,「熟地、白芍及當歸頭合起來可以代替阿膠,而且三款屬植物類中藥,價錢亦較合理。」

《東網/東方日報》訪問:Dr.東:虛火實火要搞清 冬天亂飲涼茶易變寒底

January 17, 2018

冬天可以飲涼茶嗎?涼茶多是清熱袪濕的寒性藥材,有中醫師認為,一般不宜在冬天飲用。即使冬天狂打邊爐、燒烤、食雞煲或羊腩煲導致上火,飲一至兩次涼茶可清熱解毒,再多飲就有反效果。有少女冬天出暗瘡誤以為熱氣,每星期飲一杯廿四味,暗瘡沒退,一個月後出現痛經,求醫時證實並非實熱上火,而是虛火。中醫師提醒市民切勿混淆實火及虛火。

註冊中醫師陳曉萼指出,冬天寒氣較重,不適宜飲涼茶,包括常見的金銀花、夏枯草、五花茶及廿四味,這些都屬清熱解毒、清肝火及利濕的寒性藥材。若市民體內無熱,無故飲涼茶反而有機會出現怕冷、胃痛、腹瀉等症狀,甚至損傷正氣,變成虛寒體質,更易生病。

不少人冬天仍會有上火症狀,例如生暗瘡、便秘或生痱滋等,但並非一定是實火所致。陳指出,實火的人會較易熱、面油多、體溫高、大便灼熱及易肚脹,多是經常進食熱氣食物導致。冬天有實火,可適量地飲一至兩次涼茶解熱。不過,若是虛火,飲涼茶不但無降火作用,更會造成反效果,愈飲愈虛,要小心區分兩者。

有虛火的人一般會出現口乾、皮膚乾、夜晚無故出汗等潮熱症狀,經常捱夜、易感冒或咳嗽,及精神壓力大的人,最易有虛火。在寒冷天氣下飲涼茶,基本上一飲完翌日就會出現腸胃不適、畏寒等症狀。虛火的人不需降火,而是需要滋陰,應選擇沙參、麥冬及花旗參等藥材進補。

冬天若吃得熱氣食物太多,也不一定要飲涼茶才可降火。陳醫師推介可在平時菜餚中加入白蘿蔔,白蘿蔔有清熱生津、消食化滯及開胃健脾之效,最適合腸胃積熱的人。另外,也可多吃山楂及麥芽來消滯。陳又推介冬天應多飲溫肺止咳、補益氣的食物,可在家簡單自製生薑紅糖茶、紅棗桂圓茶及杞子菊花茶。

中醫推介適合冬天的茶飲:
生薑紅糖茶
材料:生薑4片、紅糖2大匙
做法:生薑去皮洗淨備用,在鍋中加入1000cc水,以中火煮滾後放入薑片,改小火熬5分鐘,加入紅糖拌勻,續煮3分鐘後即成。
功效:溫肺止咳

紅棗桂圓茶
材料:紅棗5顆、桂圓肉5顆
做法:紅棗沖洗及瀝乾水分後,在果肉上剪出幾個小洞。圓肉同樣沖洗後瀝乾。鍋中倒入500cc水,以中火煮滾,加入所有材料,續煮5分鐘即成。
功效:補中益氣、養血安神

杞子菊花茶
材料:杞子10粒、菊花3朵
做法:將材料放入保溫杯,沖入300cc熱開水,加蓋泡10分鐘即成。
功效:平肝明目、補肝腎

資料來源:註冊中醫師陳曉萼

新城財經台《健康地球人》:鼻敏感

December 22, 2017

陳曉萼醫師在新城財經台《健康地球人》主講鼻敏感的環節已經於23/12播出

《香港01》訪問:簡易滋潤、通鼻妙方:蜜糖水和薄荷茶

December 16, 2017

註冊中醫師陳曉萼指,暖蜜糖水亦有滋潤的效果;出現鼻塞時則可試飲薄荷茶通鼻;氣管不適時,就可嘗試以薄荷膏擦熱背部,促進氣血流暢和紓緩氣管。

除了氣管問題,陳曉萼指,天氣寒冷更容易出現風濕和肌肉痛,患者每晚以溫熱水浸足約15至20分鐘,至微微出汗,有助改善痛症和促進睡眠。若頸部受冷容易誘發鼻敏感和肩頸痛,陳提醒,冬天要戴頸巾保暖,洗澡時以溫熱的水沖頸,也可紓緩問題。

《東網/東方日報》訪問:Dr.東:秋冬焗茶治聲沙 氣虛陰虛最啱飲

November 24, 2017

踏入秋冬出現慣性聲沙?中醫角度認為,氣虛及陰虛人士脾肺腎容易虛損,遇到乾燥及寒冷季節,不注意保暖便容易聲沙甚至失聲。此類體質人士若平日經常用聲,例如教師、售貨員或侍應,易因耗氣過度,令聲沙情況在秋冬發作得更厲害。中醫除了施針灸及以中藥治聲沙,亦推介幾款在家也能簡單自製「焗茶」,有利咽潤喉功效。

註冊中醫師陳曉萼指出,除了因感冒引起的常見短暫聲沙,乾燥天氣亦容易使人出現持續的慢性聲沙。因為肺與聲帶息息相關,乾燥天氣易傷肺。患者還易有流鼻血、乾咳等症狀。每逢秋冬,因失聲求診個案比平時增多兩成,求診者以工作需重複用聲過度為多。

氣虛及陰虛人士是聲沙高危一族,氣虛是指平時容易氣促、易倦、便秘及腸胃功能差者;陰虛指皮膚易乾及潮熱。天氣一轉冷,此兩類體質之人,脾肺腎三臟經氣易虛損,繼而聲沙。如同時有嗜凍飲習慣,更會令寒氣凝滯,不利經氣運行,加劇聲沙症狀。

坊間並非所有潤喉飲品都適宜氣虛及陰虛人士,羅漢果及鹹竹蜂有清熱功效,只適合由感冒引起的聲沙;氣虛及陰虛人士反更適合飲用蜜糖水,有潤燥作用。此外,陳曉萼推介可單獨以胖大海、菊花、桔梗或花旗參「焗水」飲,有利咽之效。患者平日要多飲水,水溫以攝氏四十五至五十五度為佳,每兩小時一杯,忌一口飲盡,應小口飲用,保持喉嚨濕潤。

針灸是中醫治聲沙常用方法,有助疏通經氣,調理氣機。常用穴位包括頭頂的百會穴、頸的廉泉及人迎穴、手的合谷穴、腿部的足三里及三陰交,有清泄肺氣、補氣健脾及養肝脾腎陰功效。要預防天氣引起的聲沙,陳曉萼呼籲市民注意頸部保暖,少吃辛辣、煎炸食物,並要戒煙酒。

《東網/東方日報》訪問:煎炸生冷嘢損體質 中醫籲進餐調和

August 14, 2017

難得旅行,不能開懷進食的話甚為掃興。並非鼓勵大家「一餐溫、一餐冷」,而是偶一為之,吃辛辣、生冷也是人之常情,只要不是餐餐放肆便可。

暑假外遊,放肆開懷大吃地道美食,日本遊天天吃天婦羅、澳洲行餐餐吃生蠔。但食得太多煎炸或生冷食物,若本身腸胃底子差,慎防返港後調理體質隨時半個月才恢復正常。註冊中醫師建議外遊享受美食應採取「一餐溫、一餐冷」間隔食法盡量調和。市民袪濕要分清個人體質,否則有反效果。

註冊中醫師陳曉萼說,長假期後因飲食不節制、消化不良、吃太多生冷或煎炸食物求醫的個案特別多,佔整體求診者一至兩成。她舉例,壽司、生蠔屬寒濕食物,多吃容易損傷脾胃正氣,出現胃痛胃脹、腹瀉。高溫及煎炸製作的食物,包括天婦羅或韓燒,中醫定義為熱性食物,多吃容易致腸胃積熱,引致胃酸倒流、便秘等。她說,若本身體質濕熱又捱夜,再加上吃太多煎炸食物,身體熱上加熱,即使要調理也手尾長:「平時健康的人調理一周有進展,但腸胃本身已好差,起碼兩星期先回復正常。」

凡事去得太盡有反效果,飲食亦不例外。陳曉萼建議,外遊進食要懂得分寒、熱,例如不宜一整日吃壽司、魚生、生蠔等生冷食物。用「間隔」方法,例如中午吃了壽司,晚餐可選較溫和的熟食定食、意粉等,並且要少肉,讓身體有調節空間。

陳曉萼又建議,預防消化不良應以節制飲食為主,若出現輕微食滯徵狀,可沖山楂麥芽茶消食化積,紓緩胃口欠佳。

此外,現時網購方便,不少人愛網購各地新興食物,例如「海底撈」火鍋調料;用酸筍、小螺煮湯的辛辣柳州螺螄粉;酸菜肉調味包等。陳曉萼提醒,這些食物用大量味精製作,可導致口乾舌燥。食品以辛辣、酸辣為主,酸筍更是濕毒食物,天天吃容易濕熱,引起腸胃不適如胃脹、胃酸倒流和便秘。皮膚會長粒粒暗瘡和濕疹,睡眠也欠佳。因此,市民貪吃也要適可而止,切勿過量。

​http://hk.on.cc/hk/bkn/cnt/news/20170815/bkn-20170815000116948-0815_00822_001.html

《香港01》訪問:【酷熱天氣】兩種體質較大汗 戒煎炸食物 減捱夜較耐熱?

July 31, 2017

註冊中醫師陳曉萼指出,在中醫角度,通常兩類體質的人,都會比較大汗怕熱。首先是本身陽氣充足的人,通常看上去比較強壯。如果他們經常食煎炸食物、或辛辣食物,容易造成濕熱體質。濕熱人士會比較怕熱,而且汗味比較重,面油比較多,大便都會比較黏。她建議,濕熱者應戒食煎炸、辛辣食物,有助改善體質。另外亦可以多飲竹蔗水、白茅根,有降火作用。她補充,體質少點「熱」,除了令他們「無咁怕熱」,亦可以改善腸胃、暗瘡、口氣問題。

另一類比較怕熱的人,是「陰虛火旺」體質的人。這類人則比較會有「時冷時熱」情況,易口乾,皮膚乾燥,常見會失眠。「陰虛火旺」的人,尤其會在睡覺時特別大汗。她建議,要減少熬夜,多食百合、沙參、玉竹等養陰食物,可改善體質。

天氣炎熱,不少人會「開大冷氣」。陳曉萼又提醒市民,不要把冷氣溫度過份調低。因此本身在炎熱環境下,人的毛孔會擴張,在中醫角度「腠理開」則汗出,若出汗時吹冷氣,汗出當風,則易受風邪,容易感冒。

《香港01》訪問:【夏季流感】天氣濕熱易生病 一文盡覽8款簡易食譜防感冒

July 24, 2017

「中醫師陳曉萼則指,近月天氣飄忽,一時天晴酷熱、一時「紅雨、黑雨」,濕氣交替超出人體負荷,令人更易感冒。陳曉萼續說,今季其診所接收到的感冒病人較以往嚴重,大多病人求診時喉嚨非常痛楚,部分病人反覆發燒和大便便秘」

《都市閒情》:眼乾眼紅

June 05, 2017

陳曉萼醫師於6/6/2017《都市閒情》,講解眼乾眼紅問題

新城財經台《健康地球人》:心悸病

May 01, 2017

陳曉萼醫師在新城財經台《健康地球人》主講心悸病的環節已經於29/4播出

《香港01》訪問:春天食療

March 31, 2017

​謙壹堂註冊中醫師陳曉萼則表示,春天要注意肝氣疏泄過盛,酸性食物會影響氣機,因此不宜多食,否則容易頭痛、頭暈或情緒不穩。泡菜、酸梅、醋等加工酸性食物尤其應該少食。

Please reload

bottom of page